遇見生命價值 預見微笑明天
經過「桃園市腦性麻痺協會」多年努力下,許多腦性麻痺孩童及其家長體認到正向關懷、適切引導的重要性,期待於腦麻兒逐漸成長為青年後能延續此一核心價值,因此在協會理監事群集同為腦麻兒家長的黃春賢先生積極奔走與各界捐助下,終於在2015年5月經桃園市政府核准,於地方法院正式登記成立「財團法人腦性麻痺基金會」。
勸募活動名稱:110年度腦性麻痺者自立計畫 活動許可文號:衛部救字第1101362029號 勸募活動時間 :110年7月1日至111年6月30日
凱勛媽媽在二十幾歲就生下凱勛與妹妹,幾乎把整個青春都奉獻在孩子身上,一路走過,深知家庭照顧者之不易。歲月如同白駒過隙,兄妹倆漸漸長大,媽媽也慢慢老去,在社福和日照機構不足的狀況下,照顧凱勛的重任將會落在誰身上…?
剛畢業的凱莉,目前正準備求職事宜,樂觀、活潑的她,處處都受人歡迎,回想起身邊的貴人,除了父母、哥哥、親友,還要感謝腦性麻痺基金會,多年來為身障者權益所做的努力與貢獻。如今長大成熟的凱莉,也希望藉著自己的生命故事,向大眾傳遞身障者的正確知識與應有權利。
領有重度身障手冊的炳裕,出生不久就氣切,靠著呼吸器生活,雖然身體和器官並不健全,但在母親的照料下,炳裕面帶笑容成長。然而,一升上高中,炳裕的受教權頓然削減,長期以來致力於身心障礙者權益的腦性麻痺基金會出現,炳裕的求學生涯彷彿重新亮起了一束光。
住在復興山區的培恩一家以農業為生,不僅種植高麗菜、還釀造水蜜桃果醋,儘管如此家庭收入還是遠遠不及生活開銷,培恩因腦性麻痺緣故長年臥床,雙腳纖細的他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也因腦性麻痺無法與人交談,在父母的悉心照料與基金會的幫忙下,培恩活得越來越開心。
芮琪和沛儀是一對姊妹花,雖然同樣患有腦性麻痺,但症狀卻不太一樣,姊姊芮琪為重症且無口語能力,而妹妹沛儀則是輕症,姊妹倆雖然未曾有過嚴重過節,卻也鮮少玩在一起。因外界有太多手足相處不睦的案例,令媽媽十分擔憂,因此,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姊妹好好相處,也希望有更多知識或課程深入探討特殊兒手足教養問題。
「不能一直抱持著負面想法,生活還是要繼續過,在人生到達終點前,不要輕易說放棄。」芸媗說,其實罹患腦性麻痺的機率並不高,但總有那千分之二的機率,而在這微乎其微的機率中,老天爺選中了她,積極、樂觀地把一切視為挑戰,她不畏懼也勇敢迎接這項挑戰。
經過「桃園市腦性麻痺協會」多年努力下,許多腦性麻痺孩童及其家長體認到正向關懷、適切引導的重要性,期待於腦麻兒逐漸成長為青年後能延續此一核心價值,因此在協會理監事群集同為腦麻兒家長的黃春賢先生積極奔走與各界捐助下,終於在2015年5月經桃園市政府核准,於地方法院正式登記成立「財團法人腦性麻痺基金會」。
Copyright © 財團法人腦性麻痺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